近幾年最國內很多品牌的車型在國產後都要“拉長”一些,例如奧迪A4L、寶馬3系Li,還有未來將會推出的國產新奔馳C,這些都在自己的名字後邊添加了一個尾音“L”。加長後不僅更符合國人需求,而且也帶動了“L”潮流趨勢,國產後的沃爾沃S60L似乎就是被這股潮流帶動,軸距加長,車內空間也隨之改變。醞釀兩年半後,國產S60L終於面世,而這款為中國市場所打造的車型,到底它能否俘獲到更多的消費者青睐?S60L與S60的區別又有多大?我們可以帶著這些疑問來閱讀一下這篇文章。
什麼是沃爾沃亞太?
當拿到這輛沃爾沃S60L的時候我也被尾部的“沃爾沃亞太”字樣而產生疑問,以前只見過進口沃爾沃、長安沃爾沃,怎麼現在又出來個沃爾沃亞太?其實就是沃爾沃在經過吉利收購以後對於中國制造車型的最新定位,未來的國產車型可能還會有出口的任務,所以采用全新標識會更貼切。有消息稱,在沃爾沃亞太的股權結構中,吉利控股占比70%,沃爾沃占比30%,但該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吉利和沃爾沃官方的證實。
沃爾沃S60L是基於沃爾沃S60為原型車的基礎上打造,兩者的外觀差異並不明顯。在軸距上S60L與S60相比增加了80mm,達到了2856mm,但與奧迪A4L與寶馬3系Li還是有一些差距的。從總體設計上其實很難看能夠看出S60L與S60有什麼不同,或許只能從一些細微的差別才能夠分清。
內飾方面,S60L與S60在設計上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全新的雙色內飾搭配就顯得相當的夠檔次。全新的咖啡色與米色的搭配也彰顯出S60L更加的偏向於商務。典型的北歐式面板,對於習慣於日系車或者歐美系車的朋友而言,這樣簡約的風格會顯得格外“冷感”。雖然按鍵的布局並未出現不合理現象,但是對於中國人的操作習慣而言,大面積帶提示的功能面板會更受歡迎。
S60L與S60在外觀內飾上的變化並不是很明顯,只是一些單一的細節可以分辨出不同,即便是軸距加長了80mm,但在外觀上憑肉眼也很難看出。在內飾上沃爾沃亞太調整了內飾整體配色,中控台的黑色部分變成了深棕色,座椅也加入了以棕色為主的拼色設計,這似乎也是S60L走向商務的第一步。
國產後的S60L相比之前的沃爾沃S60,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加長後的內部空間。前排乘員的的空間基本維持原有水平,但後排空間相比S60有了不小的提升,80mm的軸距加長位於B柱後用於提升後排乘客的腿部空間。身高183mm的編輯坐在後排腿部空間基本保持的在兩拳左右的距離,這也基本達到了中級車入門標准了。
沃爾沃S60L車內儲物空間與S60完全一致,數量不多的儲物空間基本上都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群的使用。懸浮式中控台後側的儲物空間也為前排為數不多的儲物空間起到了很好的幫助。S60L的後備箱容積依舊為380L,與S60相同,後排座椅也支持拆分放倒,且較為平整,同時,在儲物空間設置上,也可以較為全面的滿足駕駛者的日常需求。
加長後的S60L在內部後排空間上有了明顯的提升,但相比一些常用的儲物空間依舊顯得有些偏少。後備箱容積與進口S60保持一致,這也足以證明了加長後的S60L只是在後排空間上做了更多的文章。
沃爾沃S60L沿用了S60的2.0T發動機,不一樣的是S60L將會提供高低功率兩個版本,分別為高、低功率版本。今天我們試駕的這台是其T5高功率車型,其最大輸出功率為157kW,最大扭矩為300Nm。雖然此次試駕的是S60L高功率版本車型,但由於車本身的重量原因,在實際駕駛中並沒有太多的爽快感。
S60L依舊采用是的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這台來自愛信的變速箱,在平順性方面完全不遜於任何雙離合變速箱。實際感受此變速箱與發動機匹配的非常默契,動力隨叫隨到,渦輪遲滯現象並不明顯,只是相對來說這款變速箱調校似乎比較保守,換擋過程要略遜於一些雙離合變速箱,在降擋時動作不夠積極。
沃爾沃S60L在低速時就可以釋放強勁的動力。S60L油門反應較為靈敏,而且踏板的反饋力度也比較適中,無論市區還是高速上駕駛都不會讓駕駛者過早的產生疲憊感。在起步時如果將油門踩到底渦輪開始強力介入,使得整車如同弓箭彈射般沖刺,這也使得這款2.0T高功率車型在城市間足以滿足大部分人群。
實際駕駛中,S60L發動機轉速超過2000rpm後才能感覺到明顯的推背感,較強的推背感可以一直保持到超過5000rpm,不過這顯然也比傳統的自然吸氣車型強了不少,尤其是對車流量很大的城市而言,發動機能在2000-3500rpm時擁有較強的加速能力對日常駕駛幫助很大。
在0-100公裡時速的加速測試中,關閉車身穩定系統,同時踩下剎車和油門踏板,起步時出現明顯的打滑。之後的整個加速過程都很穩健,基本上在3檔轉速達到4500時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澎湃的加速力。而最終7.34秒的成績這也是我們意料當中的,這樣的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算得上是中等水准。
制動踏板腳感很不錯,靈敏並且非常線性,體現出了沃爾沃轎車的風格,全力制動時踏板也沒有多少彈腳的感覺,只是制動時重心轉移明顯,前懸的支撐有所欠缺,有明顯的低頭現象,不過41.32米的最終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
沃爾沃S60L使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的獨立懸架,並配合電子助力轉向,這與大多數沃爾沃車型相同。較重的轉向力度可能是它給你的第一個感覺,但這個完全不必擔心,在SENSUS系統中可以找到方向盤力度調節,選擇力度“低”的時候,可以感覺到與剛才完全不同的感覺。另外值得一提就是即便是選擇力度“低”時,方向盤也會隨著車速的提升而相對變沉。
沃爾沃的調校一直以來都是以穩重為主,車的動力通常不錯,但是開起來並沒有太多激情,底盤很扎實,動態反映非常靈敏。或許很多人都會問到加長軸距後的S60L,是否與S60有著不同之處,其實在試駕前我也產生過這樣的想法。經過測試後發現S60L與S60並沒有太多的變化,相比與短軸距S60,國產後的S60L底盤依舊保留了較為硬朗的調教風格,這在彎道高速過彎感覺尤為明顯,懸掛的支撐力度足夠大,並沒有因加長軸距而對操控有明顯的影響。
在繞樁測試中,S60L的最終成績是63.1km/h,出色的懸掛幫了不小的忙,雖然很緊湊,但並不生硬。車身的側傾雖然看上去有些誇張,但是車尾跟隨始終在可控范圍內。從下面的曲線圖可以看出在關閉車身穩定系統後車輛有著明顯的側滑現象,雖然在駕駛中整車顯得格外靈活,但不是很容易駕馭。
國產後的沃爾沃S60L共推出5款車型,分別搭載高低不同功率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其售價區間為26.99萬-38.49萬元。相比進口S60車型,新車在工藝上保持了統一水准,而且在配置及乘員空間上有所提升。下面我們就通過對比來說明一下S60L的配置情況。
在外觀配置上,全新S60L全系標配了LED日間行車燈、高位剎車燈、伴你回家燈光功能、電動天窗以及層壓式前風擋玻璃;除入門的2.0T智行版外,其它車型還標配了ABL自適應式氙氣大燈、大燈清洗裝置;而車輛接近燈光功能、車身後部鍍鉻裝飾條、照地燈、外後視鏡電動折疊和加熱功能、整合型雙排氣管僅出現在高配車型中。
內部配置對比
在內部配置方面,全新S60L全系標配了雙區自動恆溫空調、IAQS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系統、自動啟停以及SENSUS多媒體信息交互系統等實用配置;中高配車型成還配備了前排座椅加熱、前駐車輔助系統以及定速巡航等配置;頂配車型則增加了駕駛員座椅和外後視鏡記憶、倒車影像和尊貴級音響系統;
沃爾沃S60L的雙色座椅造型獨特,前排座椅軟硬適中,包裹性較強,這也符合沃爾沃一如既往的強調的包裹性和安全性。前排座椅也提供6向電動調節及手動腰部支撐,或許有人問為什麼腰部支撐沒有采用電動調節,這也主要在於座椅內部結構以鞭打安全為根本,因此並未采用電動調節。同樣後排座椅的包裹性和舒適度也十分優秀。
沃爾沃S60L怠速及行車都比較安靜,四缸發動機運轉平穩平順。車內多處隔音材料作用明顯,從實際測試看噪音較低。怠速基本能達到讓人覺得車子沒有啟動的程度。當打開發動機蓋的時候會發現S60L發動機隔音棉的厚度要比其他同級別競爭對手的都要厚,從這一點細節上也足以證明即便國產後也沒有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
從實際測試情況看,沃爾沃S60L綜合油耗約為8.19L/100km。測試路段大約有30%擁堵,這應該是比較貼近實際表現的油耗水平,也基本在意料之中。日常只要不是激烈駕駛,變速器換擋都很積極,包括高速巡航時轉速通常都能控制在1800rpm之內,這也是S60L燃油經濟不錯的重要原因。
國產後的S60L也成為了沃爾沃又有一款擠進“L”陣營的車型,這也讓S60L與寶馬、奧迪去抗衡。經過幾天的體驗,沃爾沃S60L給我的印象依舊是中規中矩的風格,雖然動力不說是同級別車型中最好的,但也屬於中流水准。如果問我S60L有什麼賣點,那無疑就是超高的安全配置,以及舒適的駕駛感覺,再有就是加長80mm後的軸距給予的後排空間,這也完全讓這款偏冷門的車型在寶馬3系Li和奧迪A4L站住腳了。
2011年,布雷克·格裡芬飛躍起亞K5一記雙手暴扣拿下扣籃大賽冠軍,讓這個爆發力驚人的&l
對於那些很難擁有三菱EVO的朋友來說,2009年初登舞台的這款小“EVO”
1.6L無疑是緊湊型車裡注重節儉的代表,2.0L無疑是偏好運動的選擇,夾在中間的1.8L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