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車網 試駕】上海大眾今年重磅新車當屬這次試駕的主角——全新朗逸,它剛剛於8月19日正式上市,售價11.29-16.69萬元,新車對於老款車型有繼承也有突破。外觀上很直觀的看到,雖說是自主設計的“國產車”,但新朗逸依然沒有擺脫大眾的同化,最終也跨入了那有些“審美疲勞”式的家族化大門。如果您對這點有些抱怨,相信它增加的配置應該不會讓您失望,而駕駛感受方面會有不同嗎?讓我們搶先體驗一下。此次試駕車型:2012款朗逸 1.4T DSG 豪華導航版。
另據上海大眾官方透露,老款朗逸暫時不會停產,將會與新朗逸並行銷售一段時間,當然,新老朗逸會有比較加明顯的差異化銷售策略。根據官方介紹,老款朗逸將延續A級車定位,在原價格基礎上全國普降1萬元,而新款朗逸定位將更上一層,以A+級市場作為主攻方向。
外觀:回歸家族式設計 變得更加大氣有型
新朗逸的平台與老朗逸並沒有變化,車身尺寸的差異主要來自外包圍等配件上,僅是在老朗逸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頭換面”工程。不過這個大“手術”的效果非常顯著,完全從老朗逸那種中庸屌絲的感覺脫變出來,變成了大氣有型的“高富帥”。
這個“手術”還要歸功於大眾的家族化設計理念,寬大的中網利用鍍鉻飾條包裝,稜角設計沒有一絲圓潤,配合酷似帕薩特的大燈造型和鋒利的下包圍,這些元素可以使你一眼就認出這是款大眾品牌車型。不過有很多網友說“這種設計已經審美疲勞了,新朗逸的設計沒有什麼新意”,我覺得雖然失去了個性,但屌絲瞬間變高富帥,還是有相當多的人買賬的。
無鑰匙啟動已經不是什麼新鮮功能了,但裝配在新朗逸這種級別的合資車型上還是少見,不過這個功能僅會出現在14.69萬元的1.4T豪華版及以上車型。
新朗逸的尾部設計也有些帕薩特的影子,尤其是尾燈的造型,但只是仿LED光源,不過效果看起來已經十分接近LED了。而天線采用後窗隱藏式,這與老款完全一致。
雖然朗逸在剛亮相時配備的是米其林輪胎,但是目前來看韓泰OPTIMO K415似乎在朗逸身上更為多見。1.4T車型采用205/55 R16規格的輪胎在這一級別的車上足矣,更何況朗逸主打的是家用。而1.6L風尚版配備的是195/65 R15規格輪胎,這在老朗逸上也有不錯的表現。
內飾:樣式小幅變化 增加配置是亮點
新朗逸提供兩種內飾顏色和三種裝飾可選,可惜的是這次試駕只看到炫銀和木紋兩款裝飾。黑色內飾的車為此次試駕也加裝了RCD510多媒體系統,但實際RCD510多媒體系統只提供舒適版及以上車型選裝,如果您購買新朗逸風尚版的話,是不可以選裝的,只能自己去汽配城購買。
新車的做工和用料與老款朗逸保持一致,雖然依然采用大面積硬性材質,但這也是同級車中普遍的做法,做工水平也處同級車的中上水平。
RCD510多媒體系統只能通過官方的“樂享智能選裝包”選裝,該選裝包包括導航功能、單碟CD、USB接口、AUX接口、車載藍牙和倒車影像功能,選裝價格尚未公布。而SD卡槽則全系標配,只是根據不同多媒體系統,它所安置的位置略有不同罷了。
前排座椅加熱和自動空調均為豪華版車型配備
一鍵啟動功能僅在1.4T豪華版車型上裝備,胎壓監測功能在舒適版及以上車型配備,而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則為全系標配,這點在同級車中極為罕見。
這個面板是靠金屬卡子固定在車頂上的,所以不用擔心扣壞,要用力一些才能扣下來,然後就可以看到控制天窗的電機了,中間有個小孔,就是插手搖桿用的。但大眾對於這個問題的一貫做法是,給你解決辦法,不給你解決工具,在大眾旗下很多車型中都不配備這個手搖桿,講究的話還是自己買一個吧,網上價格在15元左右。
空間:與老朗逸基本無差別 儲物格增加
由於車體結構沒有變化,新朗逸的內部空間和老款朗逸基本相同,對於這個尺寸的車型而言,內部空間並不會讓人感到壓抑。新朗逸的座椅非常舒適,前後排的坐墊硬度是不同的,前排為了提升支撐力和運動感,坐墊相對硬一些,後排座椅為了提升舒適性要比前排軟很多。
儲物空間方面新朗逸有所突破,行李廂開口變得更加寬大,實際容積也增加了6升,雖說不多,但整體給人更寬大的感覺。車內儲物空間上,新朗逸也增加了少許方便的儲物位置,各個儲物空間也都比較合理實用,就是手套箱有些過小。
動力:本質未變 操控感受略有不同
新朗逸的動力並沒有什麼新變化,依然是1.4T和1.6L那兩款發動機,參數上也沒做任何調整。我們此次試駕的是大眾堪稱黃金組合的1.4T+DSG車型,這個組合已經在眾多車型中配備,也受到眾多年輕消費者的青睐,這款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96kW/5000rpm,最大扭矩220Nm/1750-3500rpm。
新朗逸在變速箱自然也不會嘗試改變什麼,全系依然提供5速手動、6速手自一體和7速DSG雙離合3種變速器可選,其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當屬這個7速DSG,它的最大優勢其實並不在於性能表現上,而是在節油性和平順性上。
實際試駕過程中,時速剛60km/h,就已經升至7擋,而且轉速不下1000rpm,絕不降擋。D擋線性踩下油門時,升檔不會超過1800rpm,換擋時的轉速根本不會超過1750rpm這個最大扭矩輸出的起始值,也就是說渦輪增壓器始終未能真正介入。而S擋就不同了,最低升擋轉速也要在3000rpm以上,此時渦輪100%介入,全力油門時轉速甚至直逼6000轉紅區才肯升擋。總而言之,新朗逸依然保持了老朗逸上的傳動匹配,在動力和節油之間做到了不錯的平衡,在動力感受方面也與老朗逸沒有什麼變化,初段提速輕盈有力,掌控感強,相信與工信部公布的老款朗逸1.4T+DSG綜合油耗6.5升水平相當。
新朗逸的油門略比老款車型靈敏,液壓轉向助力的表現比起日系車那種輕盈感要沉穩許多,一如既往的大眾感覺。坡起輔助功能小試了一下,當車輛停在半坡起步時,腳從剎車踏板抬起後車輛在3秒內不會溜車,而繼續不踩油門時,車輛會自動補油前進,倒車坡起也是一樣,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頓挫感比較強烈。
雖然新朗逸的後懸掛依然是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但上海大眾對其進行了舒適性調校,在非鋪裝路面下,減震效果表現得要比老朗逸更加明顯一些,路感也比較清晰。在慢速過減速帶的時候,後懸掛的這種偏舒適性的調校會更加突出,除了車輪壓過的那一刻會感受到跳動外,新朗逸的後輪幾乎沒有多余的彈跳。
總結:檔次提升 價格合理 性價比較高
總結:當新朗逸價格公布後,我對它確實又增加了幾分好感,它一改老款車型的中庸設計,加入了大量最新家族式設計元素,把新朗逸襯托的更加大氣有型,在大眾集團旗下車型中,國人自主設計的朗逸也被融入到這次換臉行動當中,而新朗逸更大的優勢還是在於其配備的眾多實用的配置上,但大部分配置都集中在12.59萬元舒適版及以上的車型,就算如此,11.29萬元的入門價格也只比老朗逸貴了100元,可見新朗逸還將上演“逸”軍突起的高銷量局面。
這似乎是矛盾的,人到中年應該跟文藝告別了,買個車就是為了商務和家庭,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接受像全新
試駕雪鐵龍DS3 當陽光撒進臥室,享受一杯濃香四溢的咖啡過後,拉開衣櫃為這個開心的周末挑上最喜歡的
和歐洲成熟的汽車品牌比起來,我們的自主品牌在車型換代上顯得比較謹慎而緩慢,並且也沒有按照常理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