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率地說,與國產GLK的相處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回憶的地方。或許是因為奔馳一貫的穩重優雅,又或許是因為這款車確實太過熟悉,我所在意的並不是它能否帶給我驚喜,而是用一種“挑剔”的眼光來“檢查”國產之後的它是否還像之前那樣表裡如一。
從2008年國內上市以來,GLK國產化的消息便總是萦繞在耳邊,可直到四年後的今天才終和人們見面。的確,國產GLK確實讓我們等了太久,以至於如今的GLK已經臨近換代,但作為北京奔馳國產的第一輛SUV,充分的准備時間確實保證了它優秀的品質和原汁原味的整體風格,新車在各個方面與進口車型保持著高度的一致,以往常見的進口車型國產化減配的情況絲毫沒有在GLK身上出現。
內飾做工和用料都沿襲著進口車型的標准
此次我所試駕的是GLK 300 4MATIC動感型,是GLK車系中的入門車型,進口車型的廠方指導價為44.8萬元。與之前的進口車型相比,國產後的GLK在配置上增添了前排加熱座椅,更加適合北方的寒冷天氣,面對國內一家一車的普遍情況,新車還增加了駕駛員座椅位置記憶的功能,這些點滴而又實用的改變也體現了北京奔馳對國內市場的負責態度。但不知是否是試駕車型的緣故,國產GLK無論是儀表還是中控台上的顯示器都不能支持中文顯示,這點還希望廠家能夠在新車上市時得到改進 。
雖然身為SUV,但GLK卻是我記憶中開起來最接近轎車的一款。除了坐姿和視野,我幾乎找不到任何一點與SUV相關的特征,相反,即便是以轎車的標准衡量,GLK的駕駛感受仍然可圈可點。與C級相同的底盤並沒有因為SUV的身份而變得妥協,緊湊干練的車身也與C級轎車有著幾分相似。緊繃的底盤設定加上有力的方向盤似乎都和傳統意義上的SUV相距甚遠,唯一能夠讓人聯想到自由的便是奔馳的4MATIC全時四驅系統和200毫米的離地間隙。
與進口車型相同的3.0升V6發動機的功率稍有提高
毫無疑問,我更願意和它在城市中游走,全時四驅系統所帶來的更多的輪胎附著力和強硬的懸架讓GLK有著從容的過彎姿態。還是那台無比平順的3.0升V6自然吸氣發動機,通過調校之後功率比進口車型的231馬力大了14馬力,但廠方公布的加速時間和最高速度並沒有變化。在我們的測試場上,GLK的靜止加速過程有力而不突兀,既沒有輪胎的掙扎也沒有高轉速時的乏力,在7速自動變速器的緊密配合下,8.21秒的加速成績令人滿意。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加速和剎車的測試中,GLK的加速成績都非常穩定,拋開輪胎的因素,國產GLK在機械穩定性和抑制剎車熱衰減等方面都延續著奔馳車型一貫的出色品質。
至於國產,除了品質之外,更引人關注的便是價格。比GLK更晚進口到國內的奧迪Q5目前已經完成了國產,38.36萬元的起步價第一次將德系豪華SUV的身價拉進了40萬元區間內,而將國產Q5視為最主要競爭對手的國產GLK想必會成為這個價格區間內的又一個選擇。雖然這次奔馳的動作確實慢了一步,但在國內SUV銷量高增長的環境下,想在這個競爭並不十分激烈的細分市場中占據自己的位置應該不會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去年我們英國同事試駕過原型車之後,我們就一直在等待、一直在猜測:第3代Boxster量產版的實際
【易車網 試駕】上市一年後,東風悅達起亞K5做出了新動作,而且動作不小—&mdash
奧迪Q5 hybrid 優點:動力比普通版更加強勁,燃油經濟性有明顯提升 缺點:配置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