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1 年1 月的北美車展上,出自C7 平台的全新一代奧迪A6 就已經公開亮相。那時大家就知道國產會生產加長版的A6L,時隔一年之後才看到真正的國產車型,對消費者來說真有些翹首以待的感覺。不過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奧迪在設計和科技方面向來不甘人後,國產的新A6L 既然來了,大家肯定是想知道它比上一代產品有多少提升。
內外設計很質感,空間依舊豪華
當全新奧迪A6L 出現在面前時,我們的感覺是和新A8L 太像了。新六邊形大嘴進氣格柵配合飛翼式的前大燈讓車頭看著霸氣十足。尤其是沿著大燈下沿的LED 日間行車燈,為整車畫龍點睛,在白天看去猶如鷹眼般銳利的目光。車尾新LED 尾燈與車頭呼應,行李廂上小尾翼般的折邊增強了尾部的立體感。
新A6L 的軸距達到了3012 毫米,比上一代車型增加67 毫米,然而5015 毫米的車長卻比上一代車型減少了20毫米。所以你會看到新A6L 的前懸更短,車頂的弧線沿向尾部Coupe 的風格,車身側面奧迪經典的暴風線也還在。總體來看,新A6L 看著更寬、更扁了,不失大氣的同時,動感的氣質也是表露無遺。
內飾的風格變化較大,新的環抱式設計理念讓整個車內都能感覺出協調的氛圍,副駕駛那邊不再顯得那麼空曠。色調仍是淺灰色,但車內扎實的做工看著比上一代還要細膩,更有質感。
中控台上方8 英寸大的可伸縮式的顯示屏看著非常爽,信息的顯示也更豐富。在擋位操作平台上新增了一個MMI touch 觸摸板,主要能提供手寫輸入功能,同時有許多的快捷功能,比起MMI 的旋鈕操作更方便。當然,更多的操作和設置還是要在MMI 中完成。
由於軸距增加,原本寬敞的後排空間更為奢侈。我曾經做過新A8L 的後排,在空間的乘坐感受上真的沒太大區別。後排座椅的靠背不能放倒,460 升的行李空間無法得到擴充,雖然數值並不大,但規整的行李空間足夠應付日常使用。
舒適性提升,人車溝通依舊出色
新奧迪A6L 增加了一款新的2.5 升V6 發動機,整個車系的標識也重新編排,TFSI 代表2.0T 發動機,30FSI 代表2.5升發動機,35FSI 代表2.8 升發動機,而50FSI 則代表3.0T 發動機。大部分車型匹配的CVT 變速箱,而四驅車型則匹配了7 擋雙離合變速箱。
【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的2.5 升V6FSI 發動機動力輸出十分順暢】
試駕安排了幾百公裡的路程,我們也有機會更深地體驗了新2.5 升車型的性能。V6 發動機在動力輸出上確實更為順暢,即使急加速也不會有突兀的動力爆發。不過駕駛中在不同的駕駛模式選項中的駕駛感受區別也比較明顯。
在舒適模式下,轉速的提升較慢,懸掛也變得柔軟,尤其是坐在後排,走在長波路面上甚至會有一種行船的感覺。動態模式的感受區別明顯,不但轉向力度更沉穩,懸掛變硬,轉速也很容易保持在3000 轉以上,油門響應非常積極。在動態模式下後排的減震舒適性也非常高,還有效避免了長波路面的上下起伏,日常使用在這個模式下就完全可以。
新奧迪A6L 在人車溝通方面也依然表現出很高的水准。首先座椅就讓人喜歡,不但軟硬適中,坐上去對身體的支撐和側向包裹也恰到好處。開起來轉向的力度反饋和路感依然清晰,感覺油門和轉向比上一代車型更柔和,懸掛也沒有那麼硬朗,整體性能更為均衡。駕駛起來依然可以比較輕松,在低速行駛中車內比較安靜,而在高速行駛中後排還是有不小的風噪。高速行駛的穩定性非常強,懸掛的韌性更好,在激烈駕駛中操控性能和駕駛樂趣也並不遜色。
科技配備先進,提升車內豪華度
新奧迪A6L 全系裝備了帶有能量回收的發動機啟停系統,而且只有在深踩剎車,車輛完全靜止時系統才會啟動,擁堵時走走停停不會頻繁啟動。
雖然沒有看到新A6L 具體的配置表,但從我們看到的裝備來看,上一代車型上的主動式車道保持系統和並線輔助系統還在,還新增了HUD 平視顯示系統、帶平行和垂直泊車的泊車輔助系統、夜視輔助系統、帶有停走功能的自適應巡航系統、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等,從安全性能和豪華程度上提升很大。還有很多配置,比如說全景天窗、後排娛樂系統顯示屏、座椅通風加熱功能等都是針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喜好增加的特殊裝備。整體的裝備水准比上一代高了許多。
【在中國市場推出了全景天窗】
奧迪A6L 已經在國內有著很好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基礎,新一代奧迪A6L在設計和科技裝備方面又一次走到了領先的水平,可以想象它上市後會受到很大的關注,按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如果價格能和老款相近,那麼競爭力會很強,行政之王的地位仍然難以動搖。
來源:汽車駕駛員4月刊
可以說我的汽車生活是從日產開始的。我的第一輛車就是一輛1989年的日產藍鳥。對於那個年代的
優點:外形大氣,空間寬敞,油耗低,售價合理 缺點:坐姿低、椅墊短,噪聲明顯 車長超
廣汽本田歌詩圖 優點:乘坐空間出色,通過性強於轎車,換用2.4L發動機後性價比提升 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