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C200
優點:工藝精細,運轉平順,舒適性很高
缺點:空間略小
上市時間:已經上市
售價:29.8 萬元人民幣
BMW 320i
優點:操控性出色,空間大,信息控制系統先進
缺點:懸掛舒適性欠佳
上市時間:已經上市
售價:37.9 萬元人民幣
【雖然它們在許多方面都很接近,但我們還是可以一眼就看出它們的不同性格】
我們在開始測試之前,先要談一個有關個人喜好的問題。想一想,你或你身邊的朋友是更喜歡寶馬3系,還是更喜歡奔馳C級?當然,我們也認識不少人,在開過了寶馬3系之後又會選擇嘗試一下奔馳C級,或者反過來。然而,也有一些人是寶馬3系或奔馳C級的粉絲。他們甚至幾代人都會忠誠地購買一個系列的車型。不過現在來看,他們無論是選擇誰都是正確的,因為這兩種車型的優點已經越來越接近了。
【“Twin”的意思並不雙渦輪增壓器,而是雙渦管】
對於寶馬3系的老車迷而言,當年那些配備直列6缸發動機的車型才是他們心中最純粹的3系。他們肯定對放棄使用直列6缸發動機的3系車型怨聲載道。這種小型6缸發動機以出色的轉速提升掩飾了牽引力上的不足。近些年,BMW 320i使用的牽引力更大的渦輪增壓4缸發動機無疑是增強了6缸發動機的效能。
【現在的C200已由渦輪增壓取代了機械增壓】
奔馳C級的C300以下車型,自2009年以來也是如此。當時,渦輪增壓發動機取代了機械增壓發動機,原因是機械增壓發動機運轉不太平順,且工作效率低。不過,奔馳C200在降低排量和采用渦輪增壓技術之後則為其帶來了一些獨特之處:名為C200,但在它發動機倉內工作的則是一台1.8升的缸內直噴發動機。通過一個渦輪增壓器,最大功率達到了184馬力,並能提供270牛·米的最大扭矩。在功率和扭矩上與BMW 320i排量更大的2.0升發動機完全相同。
【較大的排量並不意味著較高的油耗,BMW 320i雖然排量高於奔馳C200,但是油耗更低】
BMW 320i同樣采用缸內直噴技術,但是它卻采用了雙渦管渦輪增壓技術。因此,無論是從廠方提供的數據,還是從實際情況來看,BMW 320i的排量比奔馳C200更大,但是測試的實際油耗還要略低一些。當然,這也要歸功於自動啟/停系統的幫助。
這兩款車型的動力輸出處於同一水平,比較明顯的差別則是體現在發動機的工作表現當中。奔馳C200運轉平順,並在負荷加大時也能保持相同的狀態。而BMW 320i的發動機則顯得比較生硬。
另外,BMW 320i的中途加速表現並不像奔馳C200那樣主動,這主要是由於使用了8擋手自一體變速器的緣故。在勻速行駛時,變速箱會馬上選擇更高的擋位,讓BMW 320i以更為省油的低轉速狀態行駛。如果大力踩下油門,變速箱要在傳動比中尋找合適的擋位,然後才能配合發動機全力推動車輛加速。這是這台卓越的多擋位變速箱的惟一缺點,不過可以克服,只要駕駛者用手動模式自己換擋。
奔馳C200的情況則有些不同,如果駕駛者想要干預其工作,7擋手自一體變速器並不特別支持。這台變速箱更重視乘客的舒適性,變速溫和,反應還有些緩慢。不過,這很適合奔馳的風格。
即便BMW 320i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舒適,但在乘坐感受這一方面仍然是奔馳的優勢。奔馳C200的懸掛系統更為細膩,也更為安靜。或許有人認為兩者舒適性相差無幾,那是因為寶馬在座椅上下了功夫。此外,他們還提供了更為寬敞的後排空間。
而且,BMW 320i通過較低的售價(德國市場)和更為現代化的設計得到了更多分數。智能控制系統iDrive和信息娛樂系統使用起來都要比奔馳C200的控制系統更為直觀,而奔馳C200的操作要更多依靠直覺。此外,BMW 320i還可通過顯示屏中層層疊疊的電腦菜單來管理車輛的重要功能,這些操作還能夠用方向盤上的按鍵來完成。
操作系統的人性化設計能夠起到決定性作用嗎?我想它只是在某種程度上起作用。原因在於,這兩款車型在最重要的方面都很出色,並不會有那位顧客因為BMW 320i的某一點先進之處而放棄購買奔馳C200。其實,人們都會信賴自己喜歡的車型。
來源:《汽車博覽》12月刊
僅僅看過宣傳片,我就已經被這款車深深地吸引了:伴隨著音樂《Califonia Dream》,一輛
寶馬X1迎來了中期改款,除啟停系統外,它還提供了X-Line和S-Line兩款個性包,讓你打造自
今天,當汽車消費群體的不斷擴大,當他們對於某一品牌或者某一代車型的認可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