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湊級兩廂車長途測試是易車網測試團隊今年舉行的第三次長途測試。之所以選擇勞民傷財耗時費力的長途測試,是因為我們能在旅途中更全面更細致的去感受,並發現一些短途測試中不易察覺的細節,以便更好的還原真實用車需求,讓我們的文章能給為您的購車帶來更大的幫助。
在完成了10萬自主SUV的長途測試後,這次我們把目標定在了年輕人更喜歡的緊湊級兩廂車,入選車型分別是大眾高爾夫6、日產骐達、福特新福克斯和馬自達3星騁(全部為兩廂車型)。選擇高6、骐達和新福克斯的原因很簡單,它們是這個級別中能把月銷量保持在萬台以上的,是這個細分市場中絕對的霸主。對於這三輛車,我們此行的目的是對其進行全面評測,看看能否分出個高下。而星騁,則是編輯們眼中被低估的車型,它是真的被嚴重低估了嗎?而我們多項測試最後只會得出一個結果:7位測試編輯被要求在一周的測試後選出一款“首選”和一款“次選”的車型。最終結果如何?您慢慢往後看吧。
參與測試車型簡介:
一汽-大眾高爾夫
官方報價:11.88-16.78萬
我曾在測試期間發了一條有關高爾夫的微博,前半句說高爾夫的油耗沒有想象中低,後半句肯定了它的車身工藝,結果迅速受到大眾粉和大眾黑兩派的夾擊。網友們無情的批判讓我這個不太擅長玩兒微博的人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後來請教經常玩兒微博的同事才知道,原來在微博這種地方發表有關高爾夫的評論一定要小心,因為喜歡和不喜歡它的人都異常狂熱。而高爾夫的銷量就和它的車迷一樣火爆,因為即將換代,今年上半年的月銷量從去年的1萬台降到了8000台左右,雖然比新福克斯和骐達略少,但也遠遠超過了其它同級別的所有競爭對手。
大眾宣稱的TSI+DSG是高爾夫6最大的賣點,很多人都把它看做同級別車型的性能標桿。但面對以運動能力見長的新福克斯和馬自達3,它能否保持住標桿的稱號?而這套動力總成的另一個特點是省油,那麼在超過1000公裡的綜合路況測試中,它到底能比其它車輛省多少油錢?另外很多人在提到高爾夫的時候總是說它“哪兒都挺好,就是小了點兒",它的後排空間真的比其它幾款車都小麼?
福特新福克斯
官方售價:11.99-16.29萬
高爾夫曾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被稱為緊湊級兩廂車的標桿車型,很多人都默默的忍受著大眾4S惡略的服務態度。而這種情況在新福克斯上市後得到明顯改善。全新2.0L直噴發動機,全新6速雙離合變速箱,動感的外觀設計,新福克斯強勢回歸後一車難求的火爆局面則是其最好的宣傳。
2.0直噴發動機能不能搞定TSI?六速雙離合能不能搞定DSG?新福克斯有沒有延續老款福克斯出色操控,新的動力能否有更出色的表現?與索尼合作的SYNC系統到底有什麼新鮮玩意兒?我們拭目以待。
日產骐達
官方售價:10.53-15.88萬
前面倆車神吹胡侃了一通,最後看看銷量,才發現這麼多年,最穩定的始終是骐達。尤其是去年換代的時候,也沒見著東風日產做什麼廣告,新骐達的月銷量卻愣是沒有出現太大的起伏。強大的市場保有量和多年來積澱下來的良好口碑,讓骐達不溫不火的就拿到了和高爾夫、新福克斯持平的銷量,別看測試開始的時候大伙兒都圍著那幾輛車看,但我覺得最後把選票投給它的絕對不在少數。
這次拿到的1.6T骐達,讓我多少覺得有些遺憾。因為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才是它的主打動力。我一直主觀的認為骐達搭載動力強大的1.6T發動機,其實反而破壞了車輛的平衡性。不過既然來了,我們自然也會認真對待,說不定會有驚喜哦。
馬自達3星騁
官方售價:11.28-14.98萬
和前面的幾位大佬比起來,星騁的銷量多少有些寒酸。不過你要因為這點就把它看成充數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當年它還叫馬自達3兩廂,還帶著進口車光環的時候,我們就對其進行過深度測試,而它的表現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為了感受它最運動的一面,我們特意選擇了2.0L手動擋車型,希望它能在這次長途測試中證明自己“被嚴重低估”的頭銜。
加速、剎車、油耗,這些其實都不如舒適性重要,天天都要開的車,坐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把車輛空間和舒適性作為本次長途測試的重點。而這也是長途測試和日常測試最大的區別,到底舒不舒服?坐過一千公裡才有發言權!我們按照前排、後排、後備廂為序,分別詳細評測它們的空間表現。
前排空間舒適性
小結:骐達最舒服 高爾夫馬3運動 新福克斯表現最均衡
經過仔細對比後,我們發現它們前排的表現各有優劣,沒有誰有壓倒性勝利的綜合實力,如果喜歡偏運動式的駕駛方式,那高6和星騁較好的座椅支撐非常適合您,如果只想在城市裡休閒代步,骐達絕對非常稱職。而福克斯的各方面變現都比較均衡,在強調運動的同時也具有不錯的舒適性。
小結:後排座椅舒適性 馬自達3星騁勝出
很多人都較關心後排乘坐的舒適性,這四台車的後排還是有較明顯的區別,高6屬於坐起來較硬,支撐性很好,但除了後排扶手最寬大以外,其他各空間表現都沒有優勢;骐達是坐起來最柔軟舒服的,但這也使它座墊側邊支撐性不到位,乘坐3人時,對兩側乘客大腿支撐性不夠,坐起來比較累,不過,乘坐2人時,骐達是最舒服的;而星騁座墊的表現與高6相當,但各空間表現都要優於高6,尤其是後排乘坐3人時,是四車中最舒服的;新福克斯的表現中規中矩,座墊兩側有人性化的儲物格是一個亮點,坐墊的支撐軟硬適中,腿部及中間座位的空間表現也還不錯,是四款車中各方面表現比較平均的一個。
小結:後備箱空間 骐達勝出
其實這個級別的兩廂車,後備廂空間都差不多,從這四台車的表現來看,它們的常態容積都相差不大,只是有細小的差異。高6除了開口離地高度有優勢外,其他表現比較平均,而骐達的後備廂最寬、最高、拓展進深最大,各方面表現都很不錯;星騁的表現僅次於骐達;最後的新福克斯雖然常態容積最大,但實用性很一般。所以這方面排名第一的應該是骐達,然後是星騁、高6、新福克斯。
一輛車,影響舒適性的除了空間的大小,配置的高低也是至關重要的。試想,如果一部豪華車空間寬敞,但是連自動空調都沒有,怎麼能讓我們滿意呢?所以這章節我們主要談談配置舒適性,其中既包括配置表上的差異,也包括一些配置表上看不見的差異。我們將按照舒適性配置、影音配置以及安全配置,這3個大方面分別評測它的配置舒適性表現。
舒適性配置
除上述功能外,福克斯的外後視鏡還配備了側向高亮度警示燈功能,可有效提升行車安全性。
影音配置
除了傳統功能外,福克斯的SYNC系統更注重語音控制,讓駕駛者雙手不離方向盤即可完成多項功能的操作,有效提升行駛安全性。
從配置表上看福克斯是支持樂曲信息顯示的,但根據手機型號和播放器的不同會存在一些兼容性問題,我們在測試中使用的是iphone5手機,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安全配置
四款車價格有差異,其中高爾夫6的價格最高、馬自達3的價格最低,配置表現也基本保持了售價高低的排列,但在有些方面的配置不應該是有所欠缺的,例如骐達沒有配備ISOFIX兒童座椅接口,這就讓我們難以理解。馬自達3價格最便宜,但基本的配置比較全面,還有其他車型所不具備的電動折疊後視鏡,安全性方面也沒有欠缺。新福克斯的價格排在第二,整體配置比較入時,可以說和高爾夫6不相上下。
最後我們再來說說這四款車的設計和做工。其實每次的外觀對比都令人很難抉擇,因為每個人的審美不同,所以無法決定誰好誰,所以我們把這項對比放在最後。
在外觀設計上,新福克斯與馬自達3星騁表現出了更具活力的一面,年輕時尚的造型更有吸引力;骐達似乎還呈現出了居家風格;而高爾夫6在整體的設計略顯中庸,或許是大眾汽車的家族設計使得高爾夫6看起來有些疲倦。
對於這四款車型的內飾很難用好與壞來形容,只能從風格上來進行判別。上市已久的高爾夫6呈現出了老練的一面,無論是做工還是設計似乎都找不到不喜歡它的一面。骐達和馬自達3星騁能代表日系汽車的簡約風格,雖然說不上豪華時尚,但也算是比較大眾人性化。最晚出道的新福克斯最能體現當今年輕人所需要的風格,科技十足的設計風格使得新福克斯明顯勝於其它三款車型。
小結:本期我們主要為您展示了靜態部分的介紹,相信您也看出來了,這幾款車的風格雖然不同,但綜合實力確實非常接近。大家最終會如何選擇?下期完成動力、油耗及維修保養對比後,編輯們將給出答案,敬請期待。
長途測試的意義就在於我們能夠充分體驗每一輛車的特點,復雜的路況再加上實時對比,每一輛車的特性都會變得更加明顯。四款車裡最受關注的當屬高爾夫,即便經歷了質量和變速箱風波,如今依然被粉絲稱作神車,可見它確實深得人心。在看完上篇的靜態展示之後,歡迎大家繼續閱讀有四款車動態及最終表現的下篇內容。
高爾夫
高爾夫的1.4T發動機配合DSG雙離合變速箱非常適合在城市內駕駛,強勁的低扭讓它在中低速區域表現出了出色的動力性,車開起來感覺特別有勁兒。無需拉高轉速就能獲得充沛扭力的特點特別適合國人的駕駛習慣,也確實會比較省油。
方向盤在中低速時手感很輕,兩級油門的第一級很輕,第二級比較重,整體設置讓人在開車時會感到比較輕松,再加上靈活的車身,高爾夫在城市裡特別好開,你可以在很放松的狀態下把車開得挺快。
作為一款德國車,高爾夫的車身整體性很強,厚重的底盤帶來了很高級的行車質感,這也是很多人喜歡高爾夫的一項重要原因。懸掛調校在四輛車裡是比較軟的,僅次於最軟的骐達。顯然也是在強調舒適性。
在高速路上高爾夫表現出了極強的穩定感,原本在城市裡短小靈活的車身像是瞬間長大變重了一樣,能夠給駕駛者提供充足的信心。但是1.4T發動機由於排量比較小,高速表現明顯比中低速弱了一些,應該說它的高速動力表現在四款車裡是最差的。
高爾夫的雙離合變速箱盡管是剛剛經歷了信任危機,它的表現依然出色,無論換擋速度、響應速度還是平順性,表現都非常出色。但是高爾夫油門反應偏慢,急加速時總是慢半拍,變速箱經常連降兩擋,結果就是加速過於突兀,車開起來感覺不夠順暢。但有很多人把這種突兀的加速感錯當成了動力強勁的表現,對此我只能說大眾在中國人緣太好了。
新福克斯
新福克斯的新款2.0升發動機使用了直噴技術,相比老款動力有明顯增長,和高爾夫放在一起正好代表了增壓和自吸兩個流派。單就1.4T高爾夫和2.0升新福克斯來說,動力表現還是大排量自吸更勝一籌。
實際開起來,新的2.0升發動機表現得很活躍,剛起步時不如高爾夫那麼有勁兒,但只要稍微拉高轉速,換上2擋之前它就能追回劣勢。相對較大的發動機排量為福克斯的中高速提供了充沛的動力儲備,這點是小排量的高爾夫完全無法相比的。
新福克斯的轉向非常直接,方向盤明顯比其它三款車要敏感得多,給人感覺車身極為敏捷,運動感很強,開起來也很過瘾,但是由於方向盤幾乎沒有虛位,剛接觸的時候即便老司機也難免會發生走不了直線的問題,對於新手來說可能會比較容易挫傷自信心。
德美混血的新福克斯無論從車身剛性還是底盤質感來說,都要好過號稱神車的高爾夫,那種一塊鐵板一般的厚重感和整體感實在招人喜歡。新福克斯的懸掛調校比老款要軟一些,但比高爾夫還是會硬一點,總體來說還是更偏向運動風格。
全系標配的彎道智能扭力分配系統在四款車中屬於絕無僅有的高端裝備,它可以在彎道裡自動分配左右兩個前輪的動力輸出比例,從而減小推頭趨勢,幫助車輛更快、更安全地過彎。實際彎道性能也確實是四款車裡最好的,剩下的只有馬自達3能勉強跟上步伐,其它兩款車就只有望尾燈興歎的份兒了。
骐達
骐達的動力表現毫無疑問是四款車裡最好的,1.6T發動機低扭堪比高爾夫,高轉能拼新福克斯,表現相當搶眼。CVT變速箱主打省油和平順,加速時總是不緊不慢,讓人感覺有些無聊,但仰仗著發動機動力確實夠強,直線跑贏其它三款車還是易如反掌。
給骐達配上1.6T發動機其實是會讓人感覺有一點點奇怪,因為骐達的整體調校明顯主打舒適性,懸掛是四款車裡最柔軟的,也確實是最舒服的,方向盤沒什麼路感,手感也是輕飄飄的,在城市裡代步絕對是四款車裡最輕松的一輛,卻也不會讓人有任何激進駕駛的欲望。
其實仰仗著四款車裡唯一的運動型輪胎,骐達在彎道裡還是可以有一番作為的,但無奈車身側傾相對比較大,激烈過彎的時候總是感覺沒有另外三款車踏實。在高速路上骐達也會讓人覺得有一點點單薄,厚重感不足。
總體來說骐達最大的優勢就是輕快,車開起來特別省力,相比其它三款車,開骐達簡直就是在休息,而在如此輕松的情況下,它又具備動力上的絕對優勢,而且你無需為這強勁動力付出太多油錢,只是你也無法從它身上得到太多樂趣。
馬自達3
馬自達3是本次測試中唯一一款手動車型,它的6速手動變速箱真的很吸引人,實際試過之後也確實值得稱贊,換擋行程很短,擋位也很精准,用起來有很強的運動感。再加上寬容度比較高的離合器,即使在堵車的時候也不會過於糾結。
遺憾的是馬自達3的發動機實在老了一點,是四款車裡技術含量最低的一台。實際動力表現也確實稍遜一籌。當然這並不影響手動擋的樂趣,甚至因為手動擋動力比自動擋來得直接,你在開車的時候還會覺得馬自達3是四款車裡最快的。
馬自達3的底盤設定延續了一貫的家族風格,很明顯是一款運動化調校的小車,懸掛幾乎是四款車裡最硬的,行車質感介乎於傳統日系和傳統歐系之間,屬於比較硬朗的日系車型。
手動擋再加上運動化的調校,讓馬自達3成為了四款車裡駕駛感最直接的一款,盡管它缺少了電子系統的幫助,在彎道裡沒有新福克斯那麼利索,卻提供了最實在的駕駛樂趣,駕駛者不能依靠高科技,只能靠自己的身體去感覺、去控制。
這次測試的油耗測試路段總裡程大約為800公裡左右,因為個別車型偶爾需要承擔探路或特殊拍攝任務,所以四輛車的實際行駛裡程有一定差別,但總體路況都是一樣的。全程每輛車都乘坐兩人,並攜帶兩人的行李,駕駛風格和普通家庭假日出游沒有區別,並沒有刻意省油,最終油耗測試結果還是有一定參考意義的。
高速路段專項油耗測試裡程為160公裡,最省油的是馬自達3,最費油的是新福克斯。實際在高速行駛時,馬自達3的發動機轉速明顯高過其它三款車,按理說它應該比較費油,但也許是因為發動機和變速箱的配合度比較好,動力效率高,再加上馬自達3的車重最輕,使得它在高速路段內出乎意料地贏得了最省油稱號。
城市路況專項測試裡程為216公裡,最省油的是高爾夫,最費油的還是新福克斯,令我們感到驚訝的是,配備1.6T發動機和CVT變速箱的骐達居然只拿到了倒數第二的成績,分析其中原因,問題應該出在油門和動力系統調校上。骐達的油門踏板初段特別敏感,輕輕點一下車就會往前竄,在城市裡開經常會感覺油門信號過剩,另外變速箱也很敏感,稍微踩深一點油門,變速箱就會迅速拉高發動機轉速,從而獲得出色的動力響應。這些設定都會影響到油耗表現。
最終綜合測試總裡程大約為800公裡,這其中涵蓋了高速、城市、國道、山路和堵車等各種路況,高爾夫以8.68升/100公裡的成績獲得油耗測試冠軍,新福克斯不幸墊底。高爾夫的動力系統從技術到調校都體現出了比較高的水准,確實很符合我們日常用車的需求。
新福克斯和另外兩款自吸車型面對增壓發動機本身就占不到什麼便宜。馬自達3盡管排名第二,但和後兩名實際油耗水平差別不大,這也說明手動變速箱在面對雙離合以及CVT變速箱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優勢可言。最讓我們感到意外的當屬骐達,看來光有好的硬件不夠,還需要配合合理的調校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看過了外觀內飾和空間對比,體驗完動力,在這一頁裡面我們要說的是四款車購買與維修保養費用情況。通過咨詢多家4S店,並對部分車型進行實際保養,體驗4S店的相關設施及服務水平,也算是對幾個品牌有相對深入的了解。
保養:高爾夫最貴 骐達與星騁價格低
這四款車都提供免費首保。首保之後,高爾夫每間隔7500公裡-1萬公裡之間保養,其余車型都是每間隔5000公裡進行保養。價格方面,大眾高爾夫更換機油機濾在800元左右,價格最貴。另外雖然其更換機油三濾的大保養中還會包含一些清洗項目,但相對過千元的花費還是讓人覺得有點高。這個特點也同樣體現在零配件項目中。
同樣配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日產骐達小保養用全合成機油只需要500元左右,價格低了不少。新福克斯小保養更便宜只需要400多元。而價格最低的則是馬自達3星騁,4S店報價只有350元左右,而且據介紹保養工時費等還經常有打折活動,非常實惠。
價格之外,還有服務方面的區別。首先從數量上說,僅以北京為例。一汽大眾、福特、日產三個品牌4S店數量比較多,馬自達店面較少。相信這個特點在其它城市也會有所體現。不過幾個品牌維修車間大小和技術水平倒是都很接近。從休息室配置看,一汽大眾和日產店內裝修普遍比較干淨舒適,福特和馬自達部分4S店休息室裝修簡單,娛樂設備也相對少一些。
購車費用:理論上骐達最低 星騁實際優惠多購買最劃算
按照四款車推薦車型計算,它們各自的購車費用如表格所示。這其中的推薦標准與購車手冊基本一致,都是選擇配置夠用,能滿足日常需求,並且保證舒適性、安全性,性價比高的車型。從實際花費數字看,骐達的購車總費用要便宜些,但如果考慮到實際優惠,結果就不是這樣了。
以北京為例,星騁大約有2萬元左右的實際優惠,維修保養費用也很低,整體性價比非常高。骐達本身具有一定價格優勢,近萬元的優惠幅度也確實不錯。高爾夫與新福克斯兩台車價格相對堅挺,但要是口才好還是能爭取到一定權益的。所以推薦的這四款車中星騁實際價格最低,大家不妨考慮下。
我在文章開始曾說過,經過諸多測試項目後,7位測試編輯被要求選出一款“最喜歡”和一款“真的會買”的車型,而這將作為本次評測結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編輯們都是如何選擇的吧。還要多說一句的是,最後的選擇完全憑個人喜好而定。
張萌&梁子辰:第一選擇新福克斯 第二選擇新福克斯
這倆人是我們易車測試團隊裡的富二代,平時做事兒的唯一要求是必須的自己喜歡。而這次的結果則更好的證明了他們是一類人,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新福克斯多漂亮呀,然後高爾夫也挺好看。”
侯智洋:第一選擇 骐達 第二選擇 馬自達3
侯智洋不是評測組唯一結了婚的人,但卻是編輯組唯一一個已經結婚生子的人。在整個的七天測試中,他基本既沒怎麼開過骐達,也沒怎麼坐過骐達,他最感興趣的一直是手動擋的馬3。但在最後做決定的時候,他卻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骐達。他的理由也很簡單:“我們家我做不了主,我媳婦和丈母娘說骐達安靜舒服空間大,省下來的車錢能買好多油。”
張天旭:第一選擇 新福克斯 第二選擇 馬自達3
張天旭在評測組以擅長遲到和辦事兒沒譜著稱,同時也是唯一一個開改裝車的人。因為膽小怕死,所以他對車輛的動力要求並不高,而是非常注重車輛的操控性。新福克斯和馬自達3都擁有突出的操控性(他極不喜歡高爾夫突兀的感覺),其實他更喜歡馬自達3,因為馬自達3的駕駛感覺更純粹一些,但最終因為馬自達3沒有USB,聽郭德綱不方便,所以把新福克斯作為了第一選擇。
王天一:第一選擇 高爾夫 第二選擇 新福克斯
駕駛晶銳的王天一給出了最嚴謹的答案:“高爾夫的油耗最低,動力總成的技術很先進,雖然極限操控比馬自達3和新福克斯差一些,但平時開車極少有機會把車開到極限,所以在城市中使用主要還是看初段和中段的性能,而這正是大眾TSI+DSG動力總成的優勢所在。除此以外,高爾夫的各方面表現也更加均衡,配置、做工和用料都很出色,雖然價格高一些,但我還是會把高爾夫作為第一選擇。”
孫立剛:第一選擇 馬自達3 第二選擇 馬自達3
孫立剛是個沒結婚的北漂,平時擅長加班、干活兒和出差。他的決定其實在出發前就做好了:“馬自達3優惠多呀,便宜好幾萬呢!買個2.0手動的,有勁兒,6擋變速呢!空間?空間一點兒不小呀!(空間測試證明他是對的,馬自達3的後排空間和後備箱空間都非常好。)沒USB怎麼了?有AUX呀!音響可以改裝呀!這車多棒,你們怎麼都不選呢?!”
朱祖光:等新一代馬自達3上市
四款車中我最喜歡的馬自達3,但我並不會把馬自達3作為首選,因為它的配置實在不能滿足我的需要。其它三款車?抱歉,都不太喜歡,因為我壓根就不喜歡兩廂車。所以我不會強迫自己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我的選擇是等新一代馬自達3上市,然後買一輛2.0L手動擋高配車型。創馳藍天技術對我的誘惑力太大了,馬自達可是近年來少有的對動力總成進行革命性升級的品牌,我剛剛試駕過的CX-5則進一步堅定了我的信念。前提是新馬自達3至少得有USB接口。
總結:
本次長途評測歷時七天,從北京出發,經天津乘輪渡至旅順,最後從大連返回北京,全程超過1000公裡。城市、高速、鄉村、泥濘、山路等多種路況均所有涉及。通過多項測試,我們對四款車都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並在文章的最後給出了自己的選擇。雖然大家都說世上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的車,但我們希望本次長途測試能讓您對這四款車有更深入的了解,並最終幫助您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今後我們也會為大家奉獻出更多更好看的對比測試內容。
外觀 關鍵詞:大氣耐看 1.逸致的外形十分耐看,設計出彩的頭燈功不可沒。就線條而言
國內緊湊級車市向來競爭激烈,雪鐵龍車型總是不瘟不火,似乎逐漸脫離了第一梯隊的角逐。C4L作為東風
或許它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完全打動我,但是我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它。7座,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