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賽道上磨煉駕駛技術
汽車廠家近來興起了“辦班熱”———各種形式的駕駛訓練營紛紛開班授課。與傳統的駕校不同,廠家開辦的駕駛訓練營是為已經取得駕照、有一定駕駛經驗的車主開辦的“進修班”,課程設置也與駕校裡的“起步停車”不同,而是教授車主怎樣正確駕駛、安全駕駛、極速駕駛以及節油養車的訣竅。
“另類駕校”發展簡史
嚴格來說,作為第一個面向中國公眾的高級駕駛技巧培訓課程,奧迪駕控之旅是汽車駕駛訓練營在中國的啟蒙者。自2003年9月進入中國,兩年間共有上千人接受了奧迪駕控之旅的初級培訓。受培訓費用較高所限,奧迪駕控之旅在國內有點兒“曲高和寡”。受奧迪駕控之旅的啟發,從去年開始,國內不少汽車廠家和經銷商也開始嘗試舉辦各種形式的駕駛訓練營。
駕校教育最佳補充
相比於陪練公司水平的良莠不齊以及不菲的價格,汽車廠家辦的駕駛訓練營一般都聘請專業賽手作為教練,且大多為免費或象征性收費,課程設置為理論和駕駛實踐相結合,因此很受車主的歡迎。
現在駕駛訓練營形式多樣,培訓的重點也不盡相同,不同情況的車主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按需求教”。以培訓駕駛技能為主的訓練營,如奧迪駕控之旅、寶來特訓營等,適合有較長駕齡的汽車運動愛好者參加;以傳授車輛保養、省油駕駛技巧等為主的訓練營,如東風雪鐵龍節油訓練營、奇瑞愛車訓練營等,適合有一定駕駛經驗、亟待提高駕駛水平的普通車主參加;大眾頁川新手訓練營、亞之傑維修訓練營、別克動感課堂等,適合准備買車的准車主參加。
車市競爭手段升級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種形式的駕駛訓練營其實並非純公益活動。有的訓練營打著普及汽車運動文化、提高駕駛技能的招牌,有的高舉“節約創造財富”的節油旗幟,其實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推廣汽車企業的品牌形象。而由經銷商牽頭的駕駛訓練營表現得可能更“功利”,如在訓練營中大肆宣講自己產品的卓越性能,直言不諱地“推銷”新車。
在各種直接價格戰、間接促銷手段失靈之後,汽車廠家和經銷商都在研究新的提升品牌號召力的營銷手段。於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駕駛訓練營是汽車售前售後“服務戰”的升級。
訓練營形式
激情駕馭型
典型案例:寶來駕駛特訓營
主辦方: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和一汽大眾。
面向群體:寶來車主或汽車運動愛好者。
課程內容:學會日常駕駛中各種緊急應變方法。
收費形式:非盈利,象征性收費。
教練陣容:專業的技術講師和北京慶洋車隊的專業教練。
教練車:寶來。
結業證書:基礎班:BDCIII級車手證書;安全班:BDCII級車手證書;極速班:中汽聯頒發的專業賽車手執照。
節能降耗型
典型案例:東風雪鐵龍節油訓練營
主辦方:東風雪鐵龍。
面向群體:報名表中有駕齡要求。
課程內容:與節油有關的駕駛技巧、與節油相關的駕駛習慣。
收費形式:免費。
教練陣容:中國汽車運動聯合會專業車手,聘請周勇為名譽教練。
教練車:8輛愛麗捨(4輛手動、4輛自動)。
結業證書:沒有,但給每期參加人員寄送活動留念照。
售後延展型
典型案例:大眾頁川新手訓練營
主辦方:上海大眾和大眾頁川。
面向群體:已經取得實習駕照的新手。
課程內容:車輛性能,保養常識,汽車消費常識,保險知識,新手上路須知。
收費形式:不收任何費用,還有相應禮品贈送。
教練陣容:自聘教練。
教練車:上海大眾系列車型。
結業證書: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