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王偉賓
商報記者施彩英
有人開了近30年車,一起事故都沒發生過,想知道他有什麼秘籍嗎?
昨天,鄭州交運集團請來幾位高手。
開車幾十年,他們也會遇到下雪、下雨、大霧,開車也會疲憊,也會碰到突發事件……
到底怎麼做,才能在這些狀況下保持安全駕駛呢?
商報記者專訪了這些高手,為您整理了“安全行車秘籍”。
高手戰績
行車30萬公裡
沒出一次意外
昨天,鄭州交運集團安全警示教育中心第一批學員開課,20多位新老司機互相交流行車經驗。
現場,擺滿了從事故現場拍來的血淋淋車禍圖片,還來了幾位開了二三十年車卻未發生過一起事故的“安全狀元”。
每到一個展板下,鄭州交運集團事故預控處理中心主任付文熙都會進行解讀。
付文熙是駕駛員出身,安全行車3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七圈,從來沒有出過一次事故。
每講起一起事故,她都告誡新司機們,應從中吸取什麼教訓,如何避免此類事故發生。
開了30年貨車的趙連發說:“開車30年,每次在路上看到這種血淋淋的場面,對我都是一種警示,行車從不敢搶一秒。”
趙連發說,就是“不搶一秒”讓他創造出安全行車零事故。
私家寶典
夏天開車注意啥
拋棄這些壞習慣——穿拖鞋、戴墨鏡
夏天到了,酷熱之下,總會滋生不少壞習慣,比如開車穿拖鞋、戴墨鏡等。
付文熙說,如果你也有這些壞習慣,趕快改掉它。“這是很危險的,發生緊急情況時,若踩油門或剎車時拖鞋不跟腳,很有可能會延誤了剎車時機,造成交通事故。”
女士穿高跟鞋開車也危險,容易卡在制動踏板上。
“喜歡穿拖鞋、高跟鞋的司機,在車裡放雙平底鞋,開車時換上,但切忌把換下的鞋放在前座。”她建議。
烈日下行車,眼睛常常會疲憊不堪,很多司機喜歡戴深色太陽鏡,一是用來遮擋陽光,二是能保護眼睛。
深色墨鏡雖可以擋住刺眼光線,但也影響視線。“墨鏡的暗色能延遲眼睛把影像送往大腦的時間,這種視覺延遲又造成速度感覺失真,在行至隧道口等路段,一旦光線突然變暗,就很容易發生事故。”
打火機、香水別放車內
每年的6月至9月,是汽車自燃事故和爆胎事故的頻發期。其中近八成的車輛自燃事件發生在行使途中,且滅火救助困難,不是車毀就是人亡。
但高溫天氣只是車輛自燃的誘因之一,付文熙說,車輛運行時間長,缺乏定期養護,油路容易出現問題,底盤也容易滲油,遇到高溫天氣這一外因,自燃事故就容易發生。
為避免車輛自燃,付文熙的經驗是,平日多多關照車輛,定期保養、維護;車內最好不要放置打火機、香水、空氣清新劑、滅蚊劑、摩絲等物品,這類物品受熱膨脹極易造成爆炸引發火災。
即使車位緊張,夏季也不能讓車曝曬,要盡量選擇陰涼處。萬一車輛發生自燃,要及時熄火關閉電源,使用隨車滅火器做初期補救的同時,還要趕緊報警。
熬夜看球咋應對
換換擋位趕走瞌睡
正值世界杯,球迷們養成了熬夜的習慣,不少發燒友想一場都不落下,通常夜裡只休息兩三個小時,早上又得睡眼惺忪地從床上爬起來上班。
想防止瞌睡蟲侵襲,鄭州交運集團安全保衛部部長楊振峰說的這幾招,可供球迷車主們參考。
如果在平直的公路上行車,特別在高速路上,一般不需要經常換擋,踩著油門保持差不多的速度就可以,但這個時候行車,就像聆聽一曲催眠曲,容易使人精神上產生松弛感。因此,司機在行車中,應有意識地換換擋位,變換一下車速,改變行車節奏。如果車內只有你一人獨自駕駛,可以把音響音量調大,驅趕困意,聽一些比較強勁的音樂效果較佳,若此時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節奏舒緩的音樂,無異於在催眠。
如果你精神狀態不佳,也不要收聽一些需要自己思考的電台節目,那樣做雖可以吸引住你的注意力,但同時也會產生分心的效果,影響安全駕駛。
長途行車前,可帶上口香糖咀嚼,這樣可以使下颌肌肉不斷運動,刺激大腦保持清醒。
雨天駕駛有妙招
切記不要急剎車和猛松油門
又到了天氣變幻無常、暴雨時常光顧的季節,雨中如何安全行車?需要哪些技巧?
有十多年駕駛經驗的趙師傅說,雨天行車的關鍵之處在於低速行駛,避免側滑。司機要雙手平衡握住方向盤,保持直線和低速行駛,需要轉彎時,緩踩剎車,以防輪胎抱死造成車輛側滑,盡量避免緊急制動或制動過猛。
在剛下雨的頭幾分鐘,特別注意不要急剎車和猛松油門。
下雨對視線有嚴重影響,駕駛員應低速行駛,增加兩車間距,打開汽車頭燈、警示燈,後面疾駛的汽車能及早發現你,防止追尾現象發生,增加安全系數。同時,觀察和掌握下雨時道路上其他車輛及行人的行為特點,以便及時采取正確措施。
過繁華道路該咋辦
注意行人和車輛,盡量別超車
在鄭州開車,司機們最怕走火車站、二七廣場、紫荊山立交等繁華道路,劉師傅總結了幾條經驗,興許對你有用。
劉師傅的經驗是,在繁華道路行車,必須嚴密注意行人和車輛,注意觀察交通指揮信號和交通標志,車速降低,盡量不要超車。
在與電動車、汽車會車時,除注意對面來車外,還要隨時做好停車准備,以防車後視線盲區內有行人或自行車突然橫穿街道。
串車行駛時,要保持一定的車間距離,隨時觀察前車發出的停車或轉向信號,交通高峰或堵車時要耐心,勿急躁,需要倒車或掉頭時要小心,必要時須有人指揮。
啥時開車最危險
凌晨1時至3時、11時至13時、17時至19時最容易出事
什麼時候開車最危險,老司機總結經驗說,凌晨1時至3時、午間11時至下午1時、下午5時至7時是行車的三個危險時段。
凌晨時分,萬物處於休眠狀態,駕駛員很容易產生“空曠”感,於是天馬行空,多會超速行駛。而這個時段人卻處於大腦反應遲鈍、血壓降低、手足血管神經僵硬麻痺期,由於極度疲勞,心髒不好的人還容易誘發心髒驟停、心肌梗塞等,這些都潛伏著交通事故危機。
到了午間時分,經過上午的勞累,人的大腦神經已趨於疲勞,反應靈敏度減弱。
午餐後,人體內大量血液作用於胃腸等消化器官,腦部供血相對減少,因此會出現短暫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這時段千萬不能急於開疲勞車。
據不完全統計,下午5時至7時發生交通事故約占全部交通事故的四分之一。
黃昏時分光線由明轉暗,司機容易出現視覺障礙,導致判斷失誤,措施不當。而行人在行走時,也由於出現視覺障礙而導致觀察不清,躲讓過往車輛判斷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很容易出事。
作者:聯系記者 (本文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