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一族中流傳著一些妙招,但“偏方”有時也跑偏。
在民間醫學界中,常常流傳著一些偏方,關鍵時刻真能派上用場。
如今,在逐漸龐大的有車一族之中,也流傳著一些偏方。甭管是汽車養護還是日常行駛,偏方中均有涉及,並不斷地由老車主“傳授”給新車主。
但這些車主,尤其是自稱內行的老車主堅信的偏方到底真的有用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呢?
自來水裡加酒精、洗滌劑能在冬季充當玻璃水
偏方一
不少車主在夏季以自來水替代玻璃水,這已不算新奇,但到了冬天,自來水結冰的問題怎麼解決?
車主陳先生最近得了一個偏方,說是將90%自來水+10%酒精+洗滌劑,就能造出可耐-20℃低溫的防凍“玻璃水”。
暫且不說這種配置方式能不能制造出耐低溫的水,首先自來水就不能成為玻璃水的成分。上海大眾遼寧鑫達4S店售後服務總監劉國宏告訴記者,自來水中含有沉澱物和雜質,長期使用會對電機造成磨損,堵塞噴水嘴,而玻璃水是無沉澱物的,所以90%自來水+10%酒精+洗滌劑兌出玻璃水的說法是不科學的,也不安全。
闖紅燈、超速,這些在車主看來一定會被拍照的行為,車市江湖中的偏方一樣能解決。
那就是摳掉車牌子中第一個字母後的小白點,這樣電子眼拍照時就會對不准焦距,拍照效果模糊,就可以逃脫交罰單的命運了。
科學分析
自欺欺人難逃懲罰
記者觀察了近50輛車,30多輛車的車牌子上的小圓點都被摳掉了。看來這個偏方在車市中流傳甚廣。
為了驗明真偽,記者采訪了沈陽市交警支隊宣傳處祝警官,祝警官表示摳掉車牌子中的小圓點就能防止電子眼這種做法是自欺欺人的,根本起不到免於被拍的效果。電子眼拍照時,主要是利用大光圈進行拍攝,所以車牌上有沒有這個小圓點,電子眼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拍到違規車輛的車牌號碼。
此外,祝警官還提到,一些車主為了避免在闖紅燈時被拍照,就從反車道闖紅燈,這種行為不僅不能逃脫懲罰,而且還十分危險。除了電子眼,路口的監控攝像頭一樣能記錄車主的違章行為,而且這樣的違章,處罰力度更大。
偏方四
車不是被開壞的而是被修壞的
不少老車主都說,日常的保養不怕,就怕車輛大修,只要車輛的零件動得多了,以後就會大小毛病不斷。別指望能斷了維修,車況也會越來越差,所以說,車不是被開壞的,而是被修壞的。
偏方三
面包綠茶一起吃可起到酒後效果
隨著交警對酒駕的管控越發嚴格,這樣的傳言也水漲船高,有的說吃南果梨吃多了會被查出酒駕,有的說面包和綠茶在胃裡起化學反應能被查處酒駕……不管車主是將此信以為真,還是拿它當做笑話,都需要有科學依據才行。
科學分析
不科學屬於謠傳
記者采訪了多位醫生和營養專家,均表示這種說法有失科學。即使是有酒的味道產生,也是極其微量的。另外,這些食物不會影響人們的神經系統和視覺系統,所以就不可能構成酒駕了。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內科董醫生表示,這種說法從來沒有聽說過,也不科學。
科學分析
有個別現象不可一概而論
其實車和人一樣,偶爾也會有個“頭疼腦熱”,當然,對於愛車的維修也是一件不可忽視的大事。遼寧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汽車系康宏卓教授,評斷了此偏方。
康教授認為,一般對車輛進行維修主要有耗損、事故和修理不當再次維修三種情況。
而“車不是被開壞的,而是被修壞的”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由於目前維修汽車的企業遍地開花,但是很多汽修企業的維修工人的技術水平不過關,在對車輛進行維修的時候判斷車輛故障不准確,這就導致了車輛原本只有小毛病,經過修理後車輛的其他部位產生了新毛病。
這種現象比較嚴重尤其在北方比較嚴重,所以還是建議車主不要貪圖小便宜,還是到正規的汽車修理廠或者汽車4S店進行維修。來源:華商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