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好不容易買到車的車主來說,養汽車來的認真勁兒是值得學習的;對於錢多車多的“款車主”,對愛車就是寵愛至極了,錢不是問題,好的貴的全上。大家都是養車,其精神可嘉,但是仔細想想,養車真的需要那麼大的投資嗎?我們是不是夠理性呢?
1、輪胎充氣過極限
胎壓必須定期檢查,除了備胎以外,其他的輪胎最少要兩個星期檢查一次,而胎壓的檢查必須是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否則高溫會使胎壓升高,量起來不准。但也沒有必要過度的為輪胎充氣。
2、洗車打蠟太過度
過度洗車打蠟反而會讓車漆的亮度逐漸退化,通常情況下,每月打蠟一次也就足夠了。
3、潤滑油偏愛高標號
潤滑油是有車一族的另一大開銷。汽車行駛5000公裡基本上就需要更換了。很多車主在挑選潤滑油時認為,潤滑油級別(標號)越高越好,越是名牌越好。其實潤滑油應根據發動機的要求進行選擇,一些大眾化的轎車,使用國產普通潤滑油就可以了,沒必要非得用進口高檔潤滑油。
4、汽油偏愛高標號
汽油標號只是標定汽油抗爆能力的參數,它與汽油是否清潔和是否省油沒有必然的聯系,並不是汽油標號越高越好,即使是高檔車也不等於該加高標號汽油。加什麼油要遵循說明書上的用油標准,汽車生產廠一般會在油箱蓋內側標注推薦使用的燃油標號。
5、保險保得太超額
有的車主在購買車險時,會購買“超額保險”和“不足額保險”。超額保險,即保險限額高於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如購買一輛價值12萬元的轎車,購買價格為15萬元,投保了金額30萬元的盜搶險,若發生全損,獲得的賠償也只能是12萬元。
生活中很多養車誤區都是怎麼產生的呢?個人覺得,這與大家對養車知識了解不多造成的,從而在養車中容易受到某些“黑點”誤解,還有一些不當言論的影響,即使自己錢多,也沒必要砸在養車上吧,問題是還沒有好的效果,反而傷車,得不償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