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間測速是通過車牌自動識別系統實現的。在前後兩個測速點的監控設備均是分車道抓拍,即便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從最左邊車道變線到最右邊車道,電腦系統也可以進行自動識別比對,不會影響區間測速的結果。另外,如果車輛在測速終點前由出口離開測速路段,則不納入測速范圍。
由於區間測速不可能將道路上的每部車均進行拍照再進行對比,據交警有關人員介紹,一般采用“兩點抓照”的方法:即在第一點時,如果有車超過額定的時速,就會先拍一個照,然後在一公裡後的第二個點也是進行測速,並抓拍在此點中超過額定速度的車。
如果兩個點均出現同一部車,就進行時間測算,將預設的距離除以兩張相片時間,就可以計算其是否存在平均時速超過額定速度。如果不是就消除,一般是通過電腦對車版的自動識別功能進行計算的。
 
如何躲避高速區間測速:
1、如果看到有“區間測速”時,關鍵是在第一點上,這時千萬不要快,(在額定時速度內即可)。只要這一點上通過,基本上就不會有被拍的可能(因為沒有第一張照,就算有第二張也無法測出來)
2、如果第一個點不小心拍了,那也不用擔心。接下來,將平均時速定在額定時速下,慢慢開,(一般是1公裡),到了第二個點時,只要平均時速不超過額定時速,就是第三點也被拍,其兩張相片的時間計算出來也不會超速。
此外,電子狗、行車記錄儀這些設備還是不能少,關鍵時候必能排上用場。跑高速後及時進行電子眼違章查詢,現如今駕訊通手機認罰認繳處理違章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擔心去交警隊費時費力!
當然,躲避區間測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超速”啦,畢竟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駛安全隱患多多,所謂“十次事故九次快”也是這個道理。與其絞盡腦汁地躲避測速,不如規規矩矩開車,安全又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