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節假日來臨,很多朋友都有著自駕回家或出游的打算,由於節假日高速免費的優惠,面臨著高速擁堵的情況,但是也增加了車主駕車的疲勞度,如何應對疲勞駕駛呢?
應對疲勞駕駛技巧:
1.安排充分而規律的睡眠,20至30歲的人大多需要7小時以上的睡眠,30歲以上的駕駛員則最好保證在8小時以上的睡眠。
2.如果駕駛員已經感到困乏或疲倦,則不要再飲酒,哪怕是很少量的。因為酒精是中樞神經的鎮靜劑,會使你感覺更加勞累,並缺乏警覺。
3.盡量不要在通常自己習慣睡眠的時間段駕車。因情況不同,人的睡眠時間並不一致。因為身體是按照一定的節律和模式工作,如果打亂這一節律,將帶來不良影響。
4.駕車前要觀察自己的狀態,如果已經感覺自己在體力或精神上有些勉強,則千萬不要勉強駕駛,因疲勞將很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乘虛而入。
5.如果感到疲勞,最好讓車上的其他乘員開或馬上停車小憩。尤其是在下午2時,很多駕駛員有午休的習慣,哪怕睡上十分鐘也可以得到極大的緩解。
6.改變駕車環境也可以大大改善駕駛時疲勞的感覺,比如將窗戶打開,強烈的風可以暫時提高駕駛員的興奮程度。
7.在車內常備一些令人興奮的食品或藥物(不能是毒品)也是應對疲勞的好方法。很多駕駛員朋友會在疲勞時抹一些風油精,也可以吃薄荷味道的口香糖。
防止疲勞駕駛的方法:
駕駛員在行車中一旦出現疲勞征兆,離闖禍也就不遠了。
據統計,因疲勞駕車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總起數的20%左右,占特大交通事故的40%以上。
疲勞駕車的原因往往與氣侯、交通條件和道·條件有關。
 
因此,駕駛員的工作時間應當根據這些情況酌量增加或減少。
駕駛員進行長時間或長距離駕駛時,影響最大的是與駕駛直接有關系的各種機能,間接的機能如心髒活動能力、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等也將受到影響。
因此,在長途行車前,駕駛員必須盡量保證正常的睡眠,行車中還應當調節一下座λ和椅背、吃清淡食品、多喝點水,千萬記住不要事先確定抵達目的地的時間,以防止為趕時間而疲勞駕車。
大部分車禍是在夜裡零點至6點和白天13點至16點行車時,由於駕駛員昏昏欲睡造成的。
駕駛員在這兩個時間段必須倍加小心,要適時做些消除疲勞的運動,洗洗手和臉也有提神作用。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立即停車休息,切莫昏昏然而肇事。
有些人認為聽音樂能使人興奮,但一定要適度,因為"一心不可二用"。
心理學認為,人的意志集中力會因外界各種程度不同的沖擊而削弱或喪失。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大腦中樞如果更多地接受與處理外界信號時會過早或加重疲勞。因此,切不可把聽音樂作為消除疲勞的Ψ一方法。
根據試驗得知,駕駛員一天駕駛超過10個小時以上時,如果睡眠不足4.5小時,則事故率最高。
因此駕駛員盡量不要長時間連續駕駛,ÿ兩次出車之間要間隔 10-20分鐘,要按照自己通常的睡眠習慣絕對休息好。
在行車中,為防止放松警惕性,應當給駕駛室通通風、降低駕駛室溫度、適度地聽聽音樂,過了段時間下車在·邊放松一下自己,眼晴不要老盯著公·的中心線,必須與其他車輛之間保持安全距離。
另外,提高駕駛員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職業道德觀念,也是有效防止疲勞駕車的一個絕招。只要駕駛員心中裝著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規,並落實到行動上,就會自覺抵制疲勞駕車行為,確保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