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4月20日訊很多司機夜間行車都有這樣的遭遇:對行車輛的燈光刺眼,目眩後車輛偏離車道,有時還是在高速行駛的高架上。
昨日,杭州市政協委員金建祥提出建議,中河上塘高架隔離帶需要提高到1.2米,以避免刺眼車燈對對行車輛的影響。
記者體驗:雨夜車燈很刺眼
昨晚8時,下著大雨,記者駕車體驗高架燈光。
從中河高架體育場路口上高架,向北行駛。可見南北車道間的隔離帶高度約80厘米,少部分路段的隔離帶上種植著綠化,算上綠化隔離帶約1米高。
由於雨夜視線模糊,幾乎所有對行車輛都打著遠光燈,十分刺眼。稍不注意,就可能偏離車道。
“開夜車的話,我一上高架就頭痛,對面燈光太刺眼了。”出租車司機金永新也有同樣的感覺。
記者隨後隨機采訪了18名司機,除1人說無所謂外,其余均贊同金建祥的觀點。
讀者鐘雲貴和出租車司機王立慶都建議,在隔離墩內多種植一些較高的綠化,可以有效阻擋住對面車子的燈光,同時又能改善道路的環境。
政協委員:1.2米高的隔離帶最合適
政協委員金建祥,現任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先進控制研究所副所長。因為工作關系,他每天都要上下中河上塘高架,對於東西兩個車道的隔離帶太低,他深有感觸。
“晚上高架路車輛相對較少,行車速度一般都較快,由於隔離帶低,對面車輛燈光很刺眼,行車很危險。”金建祥說,根據國家相關標准,一般公路中間隔離帶高度為1.2米,而中河高架隔離帶高度只有約80厘米。
為此,他專門做了調研,發現一般小車車燈最高處離地面的高度為70-80厘米,越野車的車燈高度為90-100厘米,而小車駕駛員坐在車內雙目離地面的距離一般在120厘米左右(越野車司機雙目高度為140厘米左右),因此使用高度為1.2米的隔離帶最合適。
交警:隔離帶增高可降低事故幾率
“這裡的車子經常變道,常有發生事故,尤其是晚上。”杭州“一運”出租車司機萬力還表示,“隔離帶可能導致事故發生,加個擋光的塑料板就好。”
隔離帶低真的會造成事故?
“這不是主因,但可能會有促進作用。”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一交警表示,中河高架的交通事故,主要由酒後駕車和超速等原因引起,當這些主因出現,再加上對面燈光強烈影響視線,一定程度上確實會導致交通事故發生。
“可以在隔離帶上增建一定高度的擋光板,這樣可以增加隔離墩的高度,進而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他建議。
回應:目前沒有“增高”的打算
長期研究市區交通道路的專家、杭州市綜合交通研究中心主任陳茜卻有不同的意見。
“中河上塘高架是城市快速路,屬於城市道路,不屬於公路。”他表示,城市道路的隔離帶高度是沒有明確規定的。一般來說,城市道路都有足夠的照明設施,車輛行車時本身不打大光燈,1米左右的高度基本能夠阻擋小燈的光線。
“目前,我們還沒這個考慮。”中河上塘高架的施工方、杭州市城基公司辦公室周永平表示,這個隔離帶高度是全國統一的,基本科學和成熟,如果的確對行車造成影響,他們會及時上報,給予適當處理。
車主的省油經:保養及駕駛習慣非常重要 &
寶馬1系安全氣囊故障燈亮 因為寶馬1系安
後輪隨動轉向 後輪隨動轉向 所謂後輪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