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著手改輪毂,我該怎麼知道自己車輛的輪毂數據呢?小編就以自己的車舉例,一般而言,螺距和螺孔數是必須要知道的。
什麼是螺距(PCD值):是指輪毂中心與螺母中心的中心距,一般每一個品牌與車型會有自己統一的標准,比如奧迪A4的B8與B8.5代,同為112mm,是一樣的螺距,也就是說,他們的輪毂不會因為配置或者排量這些無關因素所制約的,在每一代車型設計的時候,無論配置高低,工程設計數據是大體不會改變的,所以其輪毂也是可以相互替換的。至於螺孔數,顧名思義,是安裝輪毂時所用到的螺母數量,同樣舉例A4,有5顆螺釘固定輪毂,那它的基礎輪毂數據就可以寫成5*112,簡單明了了吧。
輪毂中心孔:也很簡單,就是指輪毂中間那個大孔的直徑,在選擇新輪毂的時候一定也要看准這個尺寸,A4是66.6mm,若選用中心孔尺寸大於該值,你的新鞋難免會穿著大一些松一些,走起來不會特別穩定,鞋大了可以加鞋墊,孔大了就可以加中孔套環,小於的話,不用說,鞋小了當然穿不進去啦。
圖:紅線標定距離為螺距,綠線標定距離為中心孔PCD。還有輪毂偏距(ET值):是指輪毂中心線到安裝面的距離,ET值自由度相對比較大了,像A4的話ET35~45都是沒問題的,過大的話,安裝面與輪毂壓入過深,難免會影響到原車的減震,而過小,剎車系統就不方便安裝,直觀上反映的也就是:ET大,輪毂嵌入輪室更深,反之更淺。
還有就是輪毂寬度(俗稱J值)了,需要注意是,不同的J值會有合理配套的輪胎尺寸,但J代表的是輪毂形狀和高度,由於現在市場上的輪毂一般都是J型,因此用J值代表輪毂寬度(輪毂樣式是從C到K型),過寬或者過窄都會影響輪胎和輪毂的配合,參考7.5J配合215~235的輪胎、8J配合225~245、8.5J配合235~255,以此類推。
至於輪毂直徑,這個看個人愛好選擇啦,以英寸為單位,不過選擇什麼直徑的輪毂就一定要配套選擇配合它的輪胎,不然也會有匹配問題。
圖:紅線標注為輪毂直徑,綠線標注為輪毂寬度J值,藍線標注為輪毂偏距ET值。綜上,輪毂參數是由:螺釘數xPCD、中心孔、ET值、輪毂直徑xJ值組成,如A4可以參考5x112、66.6mm、ET45、18x7.5J。當然如果已經買了新輪毂卻發現不合適的朋友,也可以采用加裝墊片的方式把輪毂安上去,當然這種方法可能會影響輪距。著手改造輪毂的朋友們,可以參考一下如何選擇愛車適合的輪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