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需要具備一顆“聯系思維”的心。
啥叫聯系思維?
關於這點,我之前沒少說,就是指當自己行駛在路上時,不能認為只要自己按規駕駛就會相安無事,而是要理解到,路況以及自己和周邊的環境是一個整體,就像是自己前面3、4輛車看似與自己無關,但是他們的任何的駕駛行為同樣也都需要自己做出反應和預處理。
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再深入一點就是,我們都聽說過的蝴蝶效應:
啥是蝴蝶效應?
即:“南美州的蝴蝶煽一下翅膀,通過種種因素,就可能引起亞洲地區的一陣台風.這是蝴蝶效應的最初定義”。
此效應說明什麼呢?
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想想人生中又何嘗不是處處充滿著“蝴蝶效應”,
關鍵是發出什麼樣的起點,以及如何對待?如何做?才能決定是成或敗,或者意想不到的收獲。
其次,這顆“聯系思維”的心需要具備一雙慧眼,
即:視線必須放的足夠遠、足夠寬。
放遠的目的是什麼呢?
就想要理解路況聯系並且發展的,看似前面20米外的旁車並線與你無關,其實實質是與你有關的。
因為如果都沒有看到,何談預判?何談提前預處理?如果真有萬一,自己肯定會遇到“突然”的情況,無任何准備的情況下,再高的技術也很難化險為夷了。
再次,要通過觀察和預判練就“透視眼”,縮短盲區開車的時間和空間。
“透視眼”是什麼意思?
即:當行駛中,遇到移動盲區時,要通過提前觀察和前後聯系的思維,做出相應的判斷,做到雖然眼前視線真的被遮擋了,但是心中是清楚前方會出現什麼路況的,做出心中有數,開車時“眼盲心不盲”。
比如:遇到路邊停著一排車,你發現路邊原本有個孩子,結果突然不見了,顯然有可能就會鑽到兩車之間的盲區了,自己這時必須減速、按喇叭、備剎。否則,真的突然出現,誰都不能保證能夠不碰到這個孩子。
再回頭來看看上面這個視頻中超車道的小車。
如果視頻向前倒帶的話,從超車道小車駕駛員的角度是可以看到車道交匯處的路口中,是否有異常行為的車輛情況的。
視頻中能夠看出,從超車道小車的駕駛員的視線角度,完全可以看到貨車右前方有輛車橫沖到主路上了。
此時超車道小車駕駛員應該馬上采取兩個措施:
1、主動采取剎車拉開與貨車的距離,讓出自己前方的車道,避讓,目的是萬一橫沖過來的車輛占據了貨車的車道,貨車勢必會向左並線。
1、 超車道小車同時應該采取向橫沖過來的小車的反方向變線,如果超車道小車右側無快車,應該快速向貨車的右側變線,以便觀察前方橫沖過來的車輛,具體是怎麼回事。
超車道小車的駕駛員如果采取第二條措施也許會相安無事,即便自己右側車道有快車,無法快速變線,也可以及時采取第一條,其結局也不會像視頻中這樣,沒有任何的預判和減速,右前方車禍從而不幸殃及到了超車道小車。
最後,再次強調,預判、預判、預判,
要用聯系的思維,足夠遠、足夠寬的視線,對路況做最壞打算的心理,提前預判和正確的預處理。
一定要注意培養正確預判和預處理的能力,堅守“兩遇原則”,讓正確的思維和開車習慣成為自然。
你會慢慢發現行車中,少了很多的“突然”,收獲了滿滿的“安全”。
當你通過文中的觀點付諸行動,化解了險情,練就了“安全行車”之術。